close

值得註意的是,在大學畢業人口中,中年人多於青年人,35~49歲的中年人大學畢業平均占7.61%,最高的40~44歲組占10.60%;而20~34歲青年人口中大學畢業平均隻占1.52%。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業包括高等教育受到嚴重影響,20~34歲組人口在那時正值學齡期,影響最大。1966~1969年高等院校停止招生;1970~1973年,上海市平均每年隻招收0.26萬人。


1980年1月,共青團上海市委對新南、復興、育才、中國、新滬等中學團委的調查分析。絕大多數同學學習都很刻苦,希望能考上大學,或中專、技校,總的來說,思想情緒是較穩定的,但也反映出:(1)畢業後隻有一個準備——考大學。(2)隻想考上海的工科大學,不願考外地大學和理科大學。(3)對前途憂慮重重,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等畢業。(4)相當多的同學,特別是普通中學的提高班同學,普遍存在怕考不取一時難以就業,當社會青年和怕考不取被人笑話的心理。

?

?

20世紀80年代,正在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推薦課堂上做眼保健操的青年學生


1949年後台中東區月子中心青年人口的數量在各階段之間跳躍式遞增,各階段內又緩慢遞減。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變化更具時代特征。

?

?

?

上海青年群體自19世紀40年代後逐漸形成。170多年來,上海青年經歷不同社會制度的變革。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改革開放催人奮進,一代又一代的上海青年在祖國的培養下成長,在各行業中持續發揮先鋒作用。

1980年統計,全市16~35歲青年人口484.60萬人,占總人口42.28%;總量與占總人口比重較之20世紀70年代(1973年數據:青年人口為3365852人,占比31.46%)大幅增加,表明青年人口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

?

區縣中,這一比重普陀、楊浦、台中西區頂級月子中心閘北等區甚至達到46%以上。盧灣區、徐匯區和金山縣也高達42%以上。絕對數則以楊浦區最多,379927人;最少的是寶山縣,193699人。

?

1985年上半年,團市委研究室選擇科研、教衛與企業3個最有代表性的系統,並以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華東紡織工學院、上海工業大學、新華醫院、上海第一棉紡織廠、上海無線電廠為重點調查單位。

摘要:根據1980年1月,共青團上海市委對新南、復興、育才、中國、新滬等中學團委的調查分析,絕大多數同學學習都很刻苦,希望能考上大學,或中專、技校。有的畢業後隻有一個準備——考大學;有的隻想考上海的工科大學,不願考外地大學和理科大學……

1982年以後,青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比重迅速回落,下降速度超過前一時期。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青年人口數量減少4.59%,占總人口比重也下降6.71個百分點。1996年全市統計,青年人口數量已降至367.13萬,占總人口28.22%。與1982年相比,總量減少29.86%,年均遞減10.42萬人;比重降低15.92個百分點,年均降低1.06個百分點。造成上述變化的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從1970年起開始嚴格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育齡婦女生育率處於降低水平,使人口年齡金字塔呈收縮狀態,而1982~1990年間的第三次出生高峰出生的人口尚未進入青年期,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青年人口凈遷入比1980年前後大量減少。

調查顯示:上海青年知識分子隊伍不斷壯大,結構呈梨型分佈。不足之處是凍結職稱評定使相當一部分在業務上已成熟的青年知識分子無法及時定職定級,感到沒有奔頭;從事政工與行政管理的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思走”;對“工農兵大學生”存在偏見。原因主要有:存在“論資排輩”的陳舊觀念,沒看到培養青年的戰略意義;人才積壓,造成“粥少僧多”局面;對指導扶持青年知識分子工作缺乏獎勵政策與宣傳鼓勵;不允許科技人員利用剩餘智力從事正當的“第二職業”;不少工廠企業技術改造與產品換代的步子慢,使青年知識分子的創造熱情沒有釋放的機會。

?

?

?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上海青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比重均達到20世紀最高峰,分別為5234410人和44.14%。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較,總量分別增長157.78%和123.90%,而同期總人口分別僅增長91.15%和9.64%。青年人口增長速度明顯超過總人口增長速度。主要原因是1951~1958年人口出生大高峰和1963年人口出生小高峰出生的人口仍處於青年期以及人口遷移等因素。遷入人口中,以知識青年按政策返城和子女頂替(子女頂替政策的主要內容指職工退休後遷出城市回原籍,其在原籍的務農或待業子女可以遷入城市頂替)等為主,均為青年人口。1978~1980年回滬知識青年30萬人。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以“子女頂替”回滬的知識青年達到12.44萬人。

全市青年人口中,30~34歲組大學畢業人數最多;大學肄業或在校台中西區住月子中心人數最多的是25~29歲組;高中文化程度最多的是20~24歲組;初中文化程度最多的是25~29歲組;小學文化程度最多的是30~34歲組。從各年齡組青年人口的文化程度構成來看,20~24歲組的文化程度最高,其大學畢業、肄業或在校的人口占其總人口的3.45%,而且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占68.79%。

?

而30~34歲組的文化程度最低,其大學畢業或肄業、在校的人口占其總人口的3.65%,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很少,僅占9.48%,而且具有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也是各年齡組中最大的。總的來看,青年人口的文化程度高於總人口的文化程度。但是有相當部分青年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入學,他們的實際文化水平大大低於其學歷,還需要重新接受文化教育。

?

1980年,年輕人在想什麼?“隻想考上海的工科大學,不願考外地大學和理科大學”


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上海15~34歲青年人口共5042069人,其中大學畢業人數為61053人,占1.21%;大學肄業或在校人數為96411人,占1.91%;高中人數為1923654人,占38.15%;初中為2173920人,占43.12%;小學為670102人,占13.29%;文盲半文盲為116929人,占2.32%。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國傢各項事業逐步進入正軌和快速發展期,上海青年人口文化和技能素質顯著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蓬勃發展為社會經濟部門培養輸送瞭大批有文化有技術的勞動者。1982~1990年,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培養的畢業生數累計已達24萬餘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培養的畢業生數累計達到14萬人,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已達到25萬餘人。

?

1983~1988年上海高等學校招生人數呈快速增長勢頭。在校學生數從7.87萬人增至12.82萬人,平均每年增長10.3%。1989~1991年,受經濟緊縮的台中西區高級月子中心推薦影響,上海高等學校招生人數呈下降態勢,在校學生數減至11.69萬人,平均每年減少3.1%。1992年起,受經濟高速增長的刺激,上海高等學校招生人數又出現快速增長勢頭,1993年在校生人數增至13.1萬人,超過1988年在校學生規模。

20世紀80年代,上海公交車上的青年乘客

?

?

1986年農歷正月初一(春節),上海,恢復高考後求知的年輕人,圖書館自修室內座無虛席?

1981年中共中央頒發《關於加強職工教育的決定》,1982年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切實搞好青壯年職工文化、技術補課的聯合通知》後,上海青工出現瞭第三次學習高潮(前兩次分別在1979年、1980年)。

據對食品一店、上港五區等10個單位的統計:青工中有2984人已完成瞭文化補課;有538人取得瞭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學習,平均每個單位有38%正參加文化學習,有73%以上的青工已完成補課或正在補課。形成學習熱潮的原因主要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現代科學技術的引進、政策措施的具體落實。從情況看,隻要有關政策得到具體落實,尤其是晉級、調資、提幹與青工文化、技術學習相結合,學習熱潮將繼續不斷地向前發展。

人們對青年年齡的界定有所不同。1949前,青年年齡為15~25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至1978年改革開放初青年年齡為15~30歲,改革開放後至20世紀末青年年齡為15~35歲。而現今則有國際國內多個標準。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青年人口的地區分佈,與總人口地區分佈極為類似。市區青年人口數2807322人,占全市53.84%,超過半數;郊縣2407108人,占全市46.16%,其中集鎮僅占極小比重,絕大部分在郊縣農村,為87.58%。與1973年恰好相反,無論是絕對數還是相對比重,市區均超過郊縣;並且,市區青年人口占全市的比重略高於總人口占全市的比重。青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但全市,而且包括市區和郊縣均達到有史以來最高點。尤其是市區,不僅高於郊縣,甚至高於全市平均值,達到44.41%。


“青年”一詞從國外引進,最早出現於上海。清光緒二年(1876年),基督教青年會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上海《女報》上“青年”一詞被首次運用。民國4年(1915年),隨著陳獨秀主編《青年雜志》(後改為《新青年》)的發行,“青年”一詞及其概念廣泛傳播,並為社會所接受。

1985年上海市統計,青年人口地區分佈與總人口相似。市區2947741人,絕對數達到有史以來最高峰,占全市57.42%,郊縣2184803人,占全市42.58%。與1982年普查相比,青年人口略向市區集中。青年人口比重,市區與郊縣均與全市平均持平,維持較高水平,僅略低於1982年普查,市區略高於郊縣,為42.21%,也是第一次出現市區比郊縣比重高。城鄉分佈,與總人口城鄉分佈極為類似,城鎮占多數為57.55%,農村42.45%。青年人口比重,城鎮略高於農村,城鎮為42.34%,農村為40.08%。上述特征主要是年齡構成慣性作用的結果。

20世紀80年代,在飲食店工作的青年職工
arrow
arrow

    pqpiw999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